
在国土面积1260平方公里的中国,面食自古就横跨南北,一方水土能孕育出千变万化的面,每个地方也都有自己家乡的特有吃法
【资料图】
而要论“中国的吃面大城”,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藏了半部华夏史的西安、兰州,也可能是搅起一缕江南梦的苏州和南京。
但有一座城池,让陕西、河南都甘拜下风,成为真正的“中国面食之乡”。
小红书 ©️碳水女王
这座盘踞在北方的“龙兴之地”,拥有2500年历史,它曾是声名显赫的「九州之首」和「九朝古都」。
小红书 ©️是骆驼酱呀~
千年历史在此处流转,单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452处,占据全国的11% ,从古城到石窟、再到古寺,沃野千里的的古建筑,浓墨重彩的勾勒出一个“盛世华夏”。
泱泱黄河也在此地滋养出了粗犷且豪放的美食,尤其是面食,无论是种类还是口味都优秀到无可挑剔,曾让陈晓卿从早八点吃到下午两点。
这里就是在中国古都里最没存在感,在省会城市里也低调到近乎无人提及的龙城:太原!作为拥有1000多种面食的山西大城,太原真的是好吃且实在的“碳水天堂”。
来太原,总要一天吃八顿面吧。
一勺面粉,经太原人的手,就可以“手下生花”,据不完全统计,这里的面有几百种叫法,切板板、握溜溜、铲片片、高粱面鱼鱼......陈晓卿当年到太原的时候,7个小时,吃了8种面,最后感叹:不愧为是剔尖上的山西。
来太原,见证“中国面食”的博大精深。
在太原「万物皆可拿来做面」,无论是筷子、刀片、还是带孔的金属板,全是制面道具,铁片削出来的叫刀削面,筷子戳的叫酒窝面,剪刀剪的叫剪刀面,还有撵出来的“猫耳朵”,从做法上就开始疯狂内卷。
跟大原人吃面,那得是一个讲究。
吃面要配腊八蒜,再加上山西老陈醋,一口咸酸是山西人的“乡愁”。同时,这里的吃法也很多样,不同的面有相对应的吃法,炒、蒸、炸、煨、贴、烧等,他们就是像匠人一样,倾其所有,将“一碗面做到极致”。
征服宇宙的“太原味道”,远比你想得更加丰富。
太原人的早餐叫“头脑”,自带酒香,而且一定要配上烧麦才行;丸子汤也得跟葱花烙饼搭档;一碗家常的过油肉早就被评为「非物质文化遗产」,羊杂割更是一年四季都能炫的宝藏,简直就是碳水+肉食主义者的天堂。
穿越千年,去古街里搜罗100+种太原小吃。
太原的小吃街,真的是好逛又好吃。虽然每条街的街名都很朴素,但只要去到了老军营、食品街和钟楼街,你就会感受到千年古城的极大魅力,而且这里还藏着100+种小吃,人均60就能吃到扶墙出。
小红书©️蘸点软妹酱
喜欢古风,想要探索华夏古韵,而且还对碳水没有抵抗力的小伙伴们,一定要来趟人少、不贵,还好玩的太原呀,来看看云冈石窟、逛逛平遥古城、登下五台山,吃吃中国最多元的面食。
盘踞北方的龙城
用2500年来抒写一部华夏史
再用1000+种面食惊艳世界
它低调、内敛,却也丰富、有趣
太原真的太适合你来逛吃两三天了
来源:长腿驴叔